欢迎来到海峡之声网--海峡之声广播电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快评>海峡快评 > 详情

染疫“得之我幸”的520

来源:海峡之声 | 2022-05-24 09:54:19

5月20日,蔡英文就职6周年,新冠确诊数正式突破百万,当日确诊数85720例,累计死亡人数1235例。以百万例作为“庆祝行情”,疫情指挥中心陈时中仍在外媒吹嘘台湾“防疫佳绩”向WHA敲门。不过,没人应门,蔡英文在脸书上苍白的WHA“大内宣”,倒是门庭若市,遭网民“呛爆”。

民众仍在排队买快筛剂,排队买一剂100元(新台币,下同),不一定买得到,不排队至超商购买一剂180元。

出租车司机组团“包围”指挥中心,痛批缺快筛剂,而且太贵,重度影响生计,收入只剩1/4。司机不筛,乘客不敢搭乘,每日花100元筛检,乘客仍是不多,心中怒气可想而知。

出租车司机的境遇只是百工百业的缩影,缺乏筛检是疫情失控的保证,致病阴影将久久不散,长期影响就业市场最大的服务业。

服务业中,最惨的当然就是医疗服务业。

医疗崩溃,有人崩溃有人不承认

在医疗系统崩溃的状态下,核酸检测量能不足,急诊室大排长龙,地方首长要求快筛阳性即视为确诊,陈时中扭捏半天,一堆借口,在确诊数爆量与医疗失能的压力下,终于放行让高风险族群适用于“快筛阳性即视为确诊”的模式。

陈时中以“空床充足”为由,否认医疗崩溃,但医护人员纷纷自曝真相:“隔离病房的总床数从3646增设到12389,只为了让空床率数字好看,当病床变成三倍多,医护人员有增加成三倍吗?”换言之,真正检验是否医疗崩溃的数字不是“空床数”,而是“护病比”(每一医护人员照护病人数),现在是1:13。

有家人长期住院、或常需急诊者都知道,“护病比1:13”的意思就是“自求多福”。

医护人员的染疫率是服务业中最高的,中大型医院纷纷告急,称一旦医院出现确诊,包含医护人员在内,全院数百位病患统统染疫,致使出现“确诊护士照顾阳性病人”的惨况,因此医护人员索性要求不再筛检,以免人力不足。

对于陈时中否认医疗崩溃的说法,身处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完全不能认同,并透过工会公开表态拒绝筛检,这当然也使得民众更不敢上医院就医,其它病因的广大病患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香港累计确诊是120万例,现在每日约200-300例,也就是说,下周台湾总确诊数就会超过香港,而且还未到病例高峰期。从数据上看,台湾的死亡率是0.1%,比香港与日本都低,但问题是确诊数与死亡率是否可信。

医疗系统崩溃,肇因于整套防疫措施缺乏对轻症者的集中管理,台湾安排无症状者与轻症者自行居家管理,却没有减轻医疗负担,因为缺乏有效监测机制,让民众自行管理,等于没有管理。

台“卫福部”官员都表示,“社区黑数”——也就是没有发现的确诊数——可能是公布确诊数的5到10倍,这就是没有管理的“官方证据”。令人惊叹的是,官员还称“黑数愈多愈好”,“因为他们确诊后不发病,又有自然免疫力,代表可以感染的宿主变少。”

这就是备受争议的“群体免疫”概念。

群体免疫到底可不可靠?

“群体免疫”的基础是高疫苗覆盖率,专家主张疫苗覆盖率须80%,目前台湾第三剂施打率是64%,台湾医界据此预计“6月中旬以后,疫情就会下降,9月就能恢复常态”。

“群体免疫”被部分专家抨击是“躺平”的借口,因为没有证据显示Omicron(奥密克戎)是轻症化病毒,致死率也不止万分之3。欧美国家之所以感染Omicron后多为轻症,是因为他们半数以上早先感染过前一代的病毒,加上施打疫苗后形成抗体,因此再度感染Omicron后相对是轻症。而台湾并没有欧美的“染疫体验”。

持相同见解的专家甚至称“共存是社会屠杀”。坚持“共存”的专家则抨击反对者“散播恐惧”。

事实上,COVID-19(新冠肺炎)仍是未知数,世卫组织对于“群体免疫”一向谨慎,大多数感染COVID-19病毒的人在最初几周内会产生免疫反应,但这种免疫反应有多强或多久,不同的人会有什么差异,都还是未知。而能确定的是,已有许多二次感染COVID-19病毒的报道。

白宫防疫专家福奇近日也表示,“‘典型群体免疫’的概念,可能不适用于COVID-19。这意味着,恐怕很长一段时间,新型冠状病毒不会在人群中消失。”

福奇以麻疹为例研究群体免疫,指出三个基础:绝对有效的疫苗、病毒不会随时间产生显著变异、成功的幼儿疫苗接种。此三个基础,目前都尚未实现。

截至5月16日为止,台湾已有457例确诊个案在去年“曾确诊”,今年又染上Omicron,这是明确的证据,显示疫情仍未摆脱重复感染的阴霾。观点较为持平的专家指出,“Omicron病毒有重复感染机率,且可能性不低。”

除了目前尚未出现绝对有效的疫苗外,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种,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证明染疫后即可“免疫”,更遑论“群体免疫”。另外,染上Omicron的症状也比流感更严重,因此不能将Omicron视为流感病毒。

目前最有效缓解疫情的方式,仍是打疫苗,打3剂不够就打第4剂。

台湾与新加坡共存模式的差异

主张“共存”的人喜欢拿新加坡为例,捍卫论点。然而,台湾与新加坡的防疫模式有不少差异,简言之,就是新加坡准备充分,台湾准备极度不足。

新加坡将民众分为“有明显症状者”“无症状确诊者或轻微症状者”“密切接触者”三个分流阶段,首先是出现明显症状的民众必须避开大众交通运输工具,自行前往诊所,若为高龄、免疫功能低下或明显重症等高风险族群会同时进行快筛及PCR(核酸)同时检测,等待过程中民众在家必须一人一室,等待卫生部专人联系,再依自身情况决定是否在家康复或是进入照护中心;低风险族群则会先以快筛检测,快筛结果阳性者将被归类至第二阶段照护。

台湾其实也在仿效新加坡的作法,但差异就在于决策草率,“何不食肉糜,”以致执行层面无法落实,最终重要的“分流措施”没有处理好,乱成一团。被通知居家隔离的民众一般都过慢接到通知,且连取得居家隔离证明都要大排长龙。大量确诊者还不知如何领药。

分流没做好,医疗系统就会堵塞,医护人员人力就不足。再加上快筛剂不足,治疗药物不足,第三剂疫苗覆盖率不足,如此恶性循环。

新加坡与台湾的差异,简单说,就是“共存”与“躺平”的差异,执行力的差异,准备率的差异,以及执政态度的差异。

染疫得之我幸

5月20日,台湾每百万人新增确诊数来到3583.8,全球排名第11,亚洲排名第一,前十名的单日确诊总数都比台湾低,其中9个国家和地区的单日确诊数只有数百,唯葡萄牙超过64000例,仍低于台湾的“约85000例”。

美国疾病管制暨预防中心(CDC)于16日就将台湾列为“最高风险等级”,发布旅游警示。

对比国际对台湾防疫不带情面的评估,台湾内部的“思想维稳”则充斥全岛,大体就是“确诊不严重”“Omicron不可怕”“好的黑数”“晚染疫不如早染疫,早获得免疫能力”,让民众以为染疫也不过就是大号流感,甚至有“得之我幸”的荒谬认知。

至于异议者,则都是“散布恐惧”的“乱台者”。

在政治攻防上,有问题就是“地方的错”,有功劳就是“当局英明”,缺防疫物资,就是民众没耐性,医护频频拉警报,指挥中心则反呛“没那么严重”。

新加坡不需要,也排斥操弄这种政治攻防,且不论其“共存政策”是否真是最好的政策,但至少在执政态度上是理性的,就事论事。

染疫“得之我幸”,在台湾社会已是非常普遍的心态,我不少家人都有此错误认知,对此,我只是简单回应,“染疫不是免疫,病毒还会变种”,点到即止,不能说太多,说太多,就会被认为是“政治反抗”,“意识形态作祟”。

结语

蔡英文洗脑功夫了得,“统治之术,”仅此一招便能创造“腐败舒适圈”,让所有异议者都“狗吠火车”,瓦解所有制衡力量。

这是新冠疫情大流行以来的第三个520,第一次缺口罩,第二次缺疫苗,第三次缺快筛还缺药物。总结三年三次“防疫人祸”,就是缺德而已。

防疫不只是医疗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因此我们都得在有能力消解新冠病毒以前,于“共存”与“清零”间挣扎。“共存”与“清零”不是二择一的问题,而必须随病毒的变化动态调整防疫政策,不能为名词所困。

台湾的问题不在于“清零”或“共存”,甚至不在于任何防疫主张,而在于执行力与治理质量。

民主派总是将乱象与滥权归咎于“民主失灵”,好似一切按照西方民主的规则走就能解决问题,这是错误的想法。不同体制也只是不同名词而已,亦非二择一的问题,任何体制都在动态调整以适应时代,人民检验的标准不在于体制“是什么”,而在于体制“造就了什么”。

缺乏纠错能力的体制,无论名称为何,都是失败的体制。这是蔡英文第六个520,防疫乱象,就是第六次失败的铁证。(雁黙)

编辑: 梁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