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海峡之声网--海峡之声广播电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快评>海峡快评 > 详情

所谓“大成功”,只有两分钟?

来源:海峡之声 | 2022-07-12 15:21:54


7月10日,岛内多家媒体密集报道有关台湾地区发射首支混合动力类卫星载具火箭“HTTP-3A”的消息。有绿媒甚至直接在标题中打出“大成功”字眼,似乎该事件对于台湾太空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然而仔细一看,这支被绿媒“吹上天”的火箭从发射到落海,全过程只持续了2分钟左右,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据了解,该火箭原定飞行时间为8分钟,高度12公里,发射后85秒到达10公里高的最高点,之后开启减速降落伞。执行此次研发计划的台湾学者坦言,实验情况“和预定有落差,是出了点状况”;但同时声称,这次算是99.9%的成功发射,为未来火箭卫星入轨做好准备。

搞科研工作很难一蹴而就,过程历经波折实属平常,无可厚非。台学者所谓“99.9%的成功发射”或许还能得到公众理解;但绿媒枉顾事实,一门心思想搞出个“台湾科技全球NO.1”的大新闻,用“大成功”来形容此次“功败垂成”,其哗众取宠之态令人相当不齿。有岛内网友讽刺,这支火箭“像玩具”“比较像大型的冲天炮”,还有网民批评,“真正火箭卫星入轨成功后再来吹嘘可以吗?”

与其说台湾相关研究实验是在为发展太空事业积累经验,倒不如说是在为民进党当局自我吹嘘提供炒作题目和素材。自民进党当局上台以来,“太空产业”一词隔三差五就会出现在绿媒报道中,蔡英文、苏贞昌等人均就该议题做出过表态与指示。但时至今日,台湾所谓“太空产业”较此前并未取得多么令人瞩目的成果和突破。

反观大陆方面,近年来航天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今年1月发布的《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指出,未来五年,中国航天将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开启全面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具体包括全面建成并运营中国空间站、实施探月工程四期、深化载人登月方案论证、完成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研制发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等等重大项目。

可以想见,处处“反中”“抗中”的民进党当局,面对大陆航天事业发展蒸蒸日上的局面,心中会有多少羡慕嫉妒恨,会有多么“酸葡萄”和“玻璃心”。从这个角度看,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绿媒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炒作台湾所谓“太空成就”。但光靠吹牛并不能增加实力,只会让更多人看破手脚。绿媒牛皮频频吹破,露怯、被嘲笑自然会接踵而至。

话说回来,航天产业是不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不是具备极高的商业价值?是不是可以带动众多科技产业发展?当然是。但台湾光靠自己搞不成也搞不好。在太空领域,台湾应该做的不是赶上大陆,甚至不切实际地幻想超过大陆。唯一正确的做法是依靠大陆现有发展优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与大陆航天事业融合发展,进行产业对接,才会取得实质进步。

太空产业如此,其他产业亦然。祖国大陆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取得新进展,创新指数持续提升,大循环、双循环更加畅通,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这些都为台胞台企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能够及时搭上祖国发展、民族复兴的列车,才是属于广大台胞台企的“大成功”;光靠“2分钟”来炒作,只会沦为他人笑柄。(大力)

编辑: 梁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