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海峡之声网--海峡之声广播电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军情>军情速递 > 详情

中国飞控人:以赤诚激情 触九天繁星

来源:海峡之声 | 2023-01-31 16:42:40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1月29日北京消息(记者 曹婷 洋洋)2022年11月12日,天舟五号顺利完成与天和核心舱后向对接,中国空间站迎来第一个航天器。

这项举世瞩目的成就背后,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平均年龄不到35岁,80%以上毕业于“双一流”高校和学科,91%是硕士、博士,担负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行星探测工程飞行控制和航天器长期管理任务。十年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青年科技人才群体以九天揽月的雄心壮志和精测妙控的过硬本领,连夺22次“国字号”重大航天任务全胜,操控航天器创造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和巡视勘察、小行星近距离成像等中国奇迹……

勤修苦练方寸许 天地之间敢丈量

2020年9月21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完成第二次轨道中途修正,掌声、欢呼声充满飞控大厅。身在总调度岗,鲍硕双目紧盯指显屏幕,口令声沉稳如常。一时间,“天问一号总调度是个28岁小姑娘”的词条迅速登上热搜。8个月后,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乌托邦南部,鲍硕沉稳指挥的画面一经发布,二次火爆全网,网友评价:“90后标杆”。

鲍硕坦言,这样的调度风格是经过磨炼的。“我第一次坐到话筒前发出指令时,作业厅静默了大概有两三秒之久。”鲍硕的第一次指令就小小“遇冷”,事后有同事分析,这也许是因为作业厅听惯了“男嗓”,对女声较为敏感。即使是这样的“两三秒钟”,在分秒必争的任务中也是要把握的,为了不让其他人分心,鲍硕反复揣摩前辈们喊口令的方式方法,掌握天地系统间的状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实打实的能力加强自信,历练出了浑厚有力、更符合任务要求的声音状态。

对于细节精益求精,对于全局烂熟于心。在鲍硕心中,调度岗就是“大管家”,任务则是“声传天地,联通八方”,仅横向联络的单位就多达几十家,同时还要制定浩繁如星的各类工作计划,同事评价她是“上满了发条的钟表”。

月面采样,航天界公认的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48小时内,航天器不仅要完成一系列规定动作,还要定时定点实施月面起飞,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地月之间的连线互动。任务开始前一个月,鲍硕对自己展开“特训”,她删除手机里的娱乐软件,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状态、推演流程、模拟故障、练习口令,压力大到顶不住时,就用跑步来调整。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落月后,鲍硕从搭档手里接过采样的接力棒。她指挥机械臂准确完成每个动作,近万句调度交互无一错漏。团队整体配合默契,最快时仅用37分钟就完成了一次表取、采样、放样过程,这在地面演练时几乎需要半天时间才能完成。连续奋战30个小时,鲍硕的嘴唇上留下几道干裂的口子。最终,表取采样封装任务完成时间比预计整整提前了7个小时。

“今年我们还会长期执行空间站的在轨轮换及其他航天器的相关任务。希望新的一年里他们都能够在轨平平稳稳的,能带我们去看更多更遥远的太空。”采访的最后,鲍硕微笑着说出了她的新年愿望。

不求“一切顺利” 但求“万无一失”

姜萍是空间站货运飞船型号团队主任设计师、空间站型号团队副总师。几年前,她担任天舟一号任务总体主任设计师,负责天舟一号任务的规划实施。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担负着“太空加油”的重任,作为空间站技术储备的最后一环。特别是推进剂在轨补加,对测控技术的要求前所未有。

当时,身怀六甲的姜萍毅然挑起重担,到研制部门学习,带领团队日夜攻关测控方案。“太空加油”远不像地面给汽车加油那么容易,更不像飞机在空中加油那么直接。在太空中进行这些动作,对接、锁紧、开关、压力……每一步都要精准控制,任何一个环节出一点点问题,都可能功亏一篑。它的成败直接决定着空间站建造的时间表,必须一举成功。

除了正常的飞控程序,针对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编写故障预案,是航天测控的必备“药方”。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会根据各种可能的、能想到的故障模式,编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少则几十个,多则几百个。相关各系统、研制部门一一会签,并逐一进行演练。当时仅空间站各系统的方案预案就有3000多个。

为确保“太空加油”万无一失,姜萍和团队设计编写了400多个监视页面、200多个交会对接重要事件,对流程规划、控制补加、过程监视等等,多次在地面开展无线联试,组织上百次程序演练。程序跑不通就一遍一遍改进,直到问题完全解决。那段时间,姜萍和团队成员经常白天演练,夜里修改,白天再演练,甚至在产假期间也悄悄跑来机房加班。无论正式程序,还是各种故障预案,她都烂熟于心。

时间会奖励珍惜它的人,当所有的时间都积累成知识,姜萍处理应急问题的本事也“水涨船高”。

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正当大家全神贯注实施交会对接时,突然传来太空碎片红色预警。

规避太空碎片的预案方案他们都有准备,怎么规避、怎么避让,姜萍他们都作了详细的方案并进行了演练。但谁也没想到,碎片会在即将进行交会对接的时候来“抢镜”。这种机缘巧合,恐怕连百万分之一的概率都没有。

此时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已经到达50公里停泊点。如果开启轨控进行避让,飞船将偏离原来的轨道,会直接影响快速对接验证试验。姜萍和现场专家们紧急磋商,最后决定减少停泊时间,临时注入指令,提前启动对接程序,顺利避开了空间碎片。

正如人们看到的那样,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太空“加油”的首秀,再一次上演了“初始即完美”的精彩,并进行了更难的推进剂在轨补加,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为我国空间站组装建造和长期运营扫清了能源供给上的障碍。

“北京明白”是怎样练成的?

调度组组长、资深“北京明白”杨彦波从神舟八号任务开始,就是调度团队里的一员,在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中,身为副岗的他被电视直播镜头“盯上”,一时成为网友热议的“神八哥”,算是“北京明白”的初代“网红”。

“网红”带给杨彦波的,是第一次坐上北京总调度主岗时的紧张,心里突突直跳,他说,高考都没有那么紧张过。

总调度口令繁多,首先要保证绝对不出错误,这本身就是一种严酷的心理考验;其次,为航天器发送指令要正确、精确,否则在太空高速运行的航天器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还有任务中会出现各种预案之外的意外,总是让人措手不及。

那段时间,杨彦波凌晨2点之前没有回过家,每天如此,每年如此。倒不是因为工作一定要加班那么晚,而是要当好“北京明白”,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否则,将无法指挥调度这样一支高科技队伍执行高科技任务。

最远的距离,是你在二楼,我也在二楼。

“神八哥”和爱人在同一栋楼里工作。平时,爱人在二楼的机房值班,他在其他楼层的办公室里钻研;任务来了,他在二楼,爱人也在二楼,他在前方的飞控大厅里指挥调度,爱人在后方的机房为任务通信保障。两个人战斗在各自的岗位,谁也顾不上见谁。

“有时候从任务大厅回来坐电梯,其实只要拐个弯就可以去看看她,但是我从来没有去过。”杨彦波提起和爱人“同楼异地”的生活,心里总有一丝愧疚。不过,二人一起奋战在航天测控任务中,心与心的交流,正如航天器通过遥测信号联通,解码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太空探秘征途险 正是群星闪耀时

每一次任务成功,硬件支持团队都会如释重担。虽然有时候也很羡慕大厅里那些聚光灯下、大红屏前的高光时刻,但想到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自己负责的设备,内心的那份收获感就更加充实。

硬件设备是航天测控的“压舱石”,特别是像飞控中心这样的大型测控中枢,数以千计的电脑平台、精密昂贵的显示大屏、密织如网的通信线路,成百上千的服务器……任何一个点不通,都将严重影响测控任务的执行。让这么多设备始终处在最佳状态,是一个极为艰巨的任务。越是没有问题的时候,其他岗位就越体会不到他们的存在。硬件团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大家“看不见”自己。

硬件是身,软件是心。如此庞大的硬件设施、复杂的测控需求,更需要强大的软件赋予灵魂。更重要的是,航天测控是无法用市场软件满足特殊的需求,所有的适配软件必须自己开发自己研制。

39岁刘晓辉、程肖已经算是软件团队的“老将”了。在飞控中心的十多年里,他们打响了软件系统国产化研制的第一枪,从架构搭建,到算法分析、方案设计,数以百万计的代码,都由他们自主创新研发。如今,航天测控软件的核心技术,他们已经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长管团队的胡国林现在就像个“大管家”,每天监控着空间站的状态,守护着3位航天员安全。自从几年前“玉兔车”登陆月球以来,长管团队就开始了日夜陪伴天外伙伴的日子。只是“月球车”“火星车”有时休眠,有时醒来,但空间站不会休眠。

“85后”李达飞是个“多面手”,走到哪里学到哪里,软件、编程、操控,样样精通。因为经常编写各种故障预案,遇到太空突发故障他能第一时间甄别是真的还是误报。天宫一号曾发生“火警”报告,李达飞“诊断”后发现是传感器受太阳宫直射引起升温,不是真的火警,为后续太空故障诊断又积累了一次重大故障处理经验。天和核心舱任务准备期间,他每天技术协调要打100多个电话。联试期间,更是连续十几天泡在大楼,有一次连续调试两天两夜,他只在办公室和衣而卧三四个小时。

张辉是火星遥操作总体主任设计师,祝融落火后,他就过上了“火星日”的作息,精心呵护着“祝融”的每一步。由于长期和“地球日”倒时差,导致生物钟紊乱,免疫力也有所下降,得了带状疱疹,但他依然坚守在任务第一线。自己生病,他守着火星车;家人生病,他还守着火星车。

在飞控中心,这样的事儿说也说不完。在这个高手如云的团队里,几乎每一个人都在争分夺秒地工作,利用一切机会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今天,我们可以昭示国人,我们已经走向航天强国;可以告慰先烈,我们已经和他们比肩。未来,我们终将在这个领域领跑,去造福人类、改造太空……

因为,我们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从不言弃、从不认输、从不屈服……他们就是勇攀航天科技高峰的中国飞控人。

编辑: 梁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