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简介 节目介绍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简体 | 繁体
 
首页 新闻广播 海峡军事 闽南话广播 在线广播 影音点播 财经股票 海峡人 对台政策 海声论坛 电子杂志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 > 本网报道
《闽南语林趣话》:龙海石码年俗趣谈
来源:海峡之声网  2019年02月01日 10:58    【字体:    】  【 关闭 】
 
 
原创:  陈预果 江德能

  

送翁

  “做尾牙”石码风俗比较讲究,要备办“三牲、酒禮、香烛、寿金、米糕”等供品奉敬土地公、财神爷(牙神)。公司、工厂、店头还会举办“尾牙宴”,答谢员工辛劳和客户。石码风俗“做尾牙”是过农历年的首项工作,敬神明时讲究鸣炮庆贺,俗称头门炮。接下来就要等廿三下午“送翁”。过去听说是廿四送翁、廿五筅尘。石码风俗为什么要提前做呢?

  有一则故事是这样说的:过去有一户人家很散赤(贫穷),这天刚好是“送翁”的日子,他来到猪肉摊位对摊主说:头家(老板),肉一条先赊给我,午后我某(妻子)娘家回来算钱给你。起初头家很不情愿人家赊账,又听到午后就要来算钱,头家就切好一条liao肉让他拿回去。哪知时间已近黄昏,这个人还迟迟没有来算钱,头家很气愤来到了他家里。 “头家,再宽限几天,我有钱会马上跟你结算清楚。” “无钱不行,你把条liao肉还给我!” “头家,肉已经煮熟等一下就要送翁路用……。” “无钱还送什么翁!”说完,这个杀猪卖肉头家把煮熟的条肉拿走了。全家人目睭金金,无助地看着杀猪头家把肉拿走。真是没有办法,这戶贫穷人家只能用肉汤点香烧纸送翁了。

  第二天黄昏,天庭玉皇大帝正在接待各路神明,怎么就差了这路神明还没有入位?玉皇大帝非常疑惑,派太白金星下凡来了解情况。当太白金星急匆匆赶到凡间来,才知道这路神明个个都忙着在茅坑房拉肚子了。一问便了解到,原来昨天这路神明们吃过了贫穷人家的肉汤以后,开始拉肚子了一直到现在。太白金星就把这些事告诉给玉帝知道,玉帝非常感叹,世间还有这么贫穷的人。于是传旨,把神明们拉出来的屎,化成财富赏赐给这户贫穷散赤人家。所以闽南话会把上代祖宗遗留下来的祖业财产,说成“祖公屎”。屎等于财、财富意思。

  再说这户人家,通过了这次教训,他立志,父子跟人们下南洋打拼赚钱,时间只经过三年,已经是地方上一大富人。当他们回乡来建设家园的时候,这个杀猪的卖肉头家,因为个性过份暴躁,两年多前已经作古离开世间。那么石码风俗就怕节外生枝,如故事杀猪头家来讨回条肉,敬神活动往往会提前举办。本来是廿四送翁,廿三下午家家户户就开始举行了。正月初九"敬天公",初八晚就鞭炮齐鸣盛况空前。原因就是以防不测,万一有什么不如意事会发生?……

  送翁供品,也有一定讲究。条肉是最大礼,因为古代人类要获取肉食物,有时要豁出性命与猛兽做争斗。而且烧纸钱之前要烧一张“云马”,印着“朝天”字样。 此时,最好能刮起一阵风,把神明们顺风地送上天庭。闽南俗语“送神风,接神雨”。就是这样说的。按石码风俗一般是把大小神明通通送上天庭,祈盼上天说好话,在家保平安。不像外地人所说廿三过小年,送灶神。龙海市港尾镇,浯屿渔村送翁还配合“八音、锣鼓”,热闹滚滚。

  筅尘

  石码话筅尘,一般还会讲做:“大扫除"。按民俗说法,廿四送翁以后人们就可以随便搬动家里物件,人们就可以开始进行一次年底时的大扫除了。边边角角,房前屋后都要来一次大清理,大清洗。闽南话叫:筅尘 (Clng tun)。

  过年时为什么要“筅尘”呢?民俗故事是这样说的:我们人都有一个身影,这个身影紧跟着我们不放,这个身影叫三尸神。旧小说《金瓶梅词话》,就有“三尸神”的具体描述。三尸神跟我们人类很不友好,经常上去天庭给玉帝奏坏话,说凡间的人很无情无义,常常怨叹每日艰苦劳作,肚子又吃不饱,不像天庭玉帝没有劳动却是吃好穿好,又爱管人,总有一天凡间人类要反上天庭来,杀死玉帝,玉帝听到三尸神奏报,非常气愤!召集了大批天兵天将由一个叫王灵官的主将带领,准备三天后要杀到凡间消灭人类。三尸神又对玉帝说:凡间人类特别懒惰,不爱打扫卫生,那些特别肮脏的人家都是造反头目。玉帝一件一件记住了,准备三天后清理门户。三尸神说动玉帝命令天兵天将要来消灭人类,它连夜赶回凡间,跟蜘蛛们一起,在每家每户屋檐下,撒灰尘做记号。

  再说太白金星知道三尸神作恶的事情以后,他连夜赶到凡间来通知各路神明们,赶紧把话传到各家各户,明天立即行动起来大扫除了,房前屋后边边角角打扫、洗理得干干净净。三天后,王灵官带着十万天兵天将杀气腾腾,直奔凡间而来。人类并没有如三尸神所奏:什么人类埋怨玉帝,要造反天庭,肮脏生活。倒是一派昇平景象,家家户户安居乐业,环境又非常干净地全家围坐在一起,开怀畅饮欢度节日热闹气氛。王灵官他们每到一家,家家户户都是非常热情地欢迎他们。最后,王灵官以及天兵天将如实回到天庭,奏明玉帝知道事实经过。 玉皇大帝派人调查,才明白是三尸神在做恶作毒,祸害人类。差一点点让他玉帝不仁不义,玉帝大怒命令抓来三尸神,搧打三千嘴巴,贬入十八层地狱,永不出世。

  闽南风俗“筅尘”,要准备长竹篙:尘梳(扫)。由稻草捆绑,旁边要插一支带青色叶子的竹条。这支带叶竹条取意思为清白。代表家里清清白白,明明白白为人处事。还有另外一层意思,竹园蜘蛛很难结网,拒绝“蜘蛛、三尸神”这些害人精。现在尘梳都可以买到,方便很多。

  糊门神

  打扫卫生“筅尘”以后,紧接下来过年前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叫:糊门神。闽南童谣“囝仔歌”有这样唱到:十一卖粿箬(叶),十二月门神赤腹澈(赤裸裸)。意思是说,旧门神门扇板要清洗干净,才能糊上新门神。风俗说法,才不会留旧债过新年。 为什么过年时要“糊门神”?有一则民俗故事说到:东海之滨有一座很高的山脉叫“桃度山”,也有人叫“度溯山”。这座山峰很高,三千多丈高。山上生长一颗桃花树,有一桃花树枝沿着山势,生长到山下来,呈现一个弯拱门。山上又生活了一只鸡角(公鸡),每一天早晨只要这只鸡角一声啼叫,天下的公鸡们都会跟着它一起啼唱,告诉人们天亮了。

  再说"桃度山"上有很多妖魔鬼怪,它们都会通过桃花树的弯拱门,下山来危害人间的老百姓。老百姓受到妖魔鬼怪欺凌伤害,真无可奈何啊。刚好“桃度山”下有驻着打猎两个兄弟,他们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兄弟俩很有正义感和大力气,要来为民除害。神荼、郁垒日夜守护在弯拱门,每当遇到有妖魔鬼怪出现,毫不犹豫把它们一个一个抓起来“拆食落腹”,或喂了猛虎野兽。自从有神荼、郁垒守护以后,众妖魔鬼怪再也不敢下山来祸害人间老百姓了,人间老百姓过上了太平日子。过了很久,神荼、郁垒兄弟年老亡故。但是他们兄弟的身影,好像永远站岗在桃花树弯拱门,妖魔鬼怪谁也不敢越雷池半步。每当看见“桃花树”,甚至会退避三舍。后来人们就用桃木板雕刻神荼、郁垒神像,挂在门扇以祈求平安,尊称神荼、郁垒兄弟两人为门神。

新年到,街头春联贴福年货摊,好不热闹、喜庆

琳琅满目的春联、贴福货品

  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建元以及很多人,抢夺皇帝位成功。据说晚上李世民总是睡不着觉,有众鬼索命以至不能安眠入睡。李世民手下两名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了解情况以后,非常仗义来为李世民把门守卫。从此以后众鬼魂都没有来吵闹纠缠,李世民总算可以一觉睡到天亮。后来叫来画家,秦叔宝、尉迟恭也成了门神被画在门扇板守护保平安。

  到了宋朝,老百姓已经改用“桃树枝条”醮色料,把门神画在纸上糊贴门扇板上。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意思是说明“糊门神”的情况。我们现在闽南话至今还说:糊门神,可见得它是一门很古老的语言。

  贴福送福 

  “糊门神”为什么现代人写为贴春联。关于贴春联有一则故事这样说:后蜀国主孟昶,有一年新春佳节与众大臣会聚开怀畅饮。酒过三分时候,孟昶对大学士辛寅逊说,趁着新春佳节到来,在座都是饱学之士,有请诸位来写一幅联对吧? 众大臣一听,都面面相觑一时想不出有什么好句子来出对。国主孟昶很失望,只好自己拿起笔,醮饱墨水挥毫起来,写下了一幅对联: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众大臣看过以后,人人称赞不绝口。据说,这幅对联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对句,平仄合韵相适又十分应景。孟昶是一个有才华的大人物,中华文化音乐瑰宝南音,就是他所创作。

  可是当年写对句、贴春联只是在上层士大夫,富贵人家流行,民间老百姓并不普及欢迎。一直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推行了全天下老百姓人家,改写对句、贴春联的盛事。据《挥尘漫录》所载,朱元璋定都南京,那一年刚好大年三十。皇帝出圣旨通告天下,从今年开始家家户户,要用红纸改写对句、贴春联庆贺过年。当然字句讲究要应景,吉祥如意。

  年三十下午,朱元璋皇帝引领众大臣特地巡视南京城大街小巷,看到满城红彤彤,皇帝心里非常欢喜。刚好来到了一户人家,看到这户人家还没有写门对、贴春联,皇帝盛怒之下查问缘故。原来这是一户阉猪的人家,主人月初就出门了,“一日阉九猪,九日无猪残",至今还没有回来,也不知道皇帝出圣旨贴春联一事。 朱元璋皇帝了解以后,命人搬来文房四宝为这户人家写了一幅对联:双手化开生死路,一刀剪断是非根。又非常适合地题写横篇:祖传技艺。 从此以后,天下老百姓就改写对句、贴春联,作为过年风俗流传下来。

  办年货

  石码有俗语话:尾牙过,趁钱无到买物配(下饭小菜)。这句俗语话也有说做:十二月钱,点火会着(烧)。意思是指,每到过年时节,家家户户要备办很多年货过年,金钱花销也不在小数,总是感慨钱不够用,钱很紧张。

  过去,每当廿三“送翁”以后,接下来“筅尘”开始,每家每户的家庭妇女“查某人”她们很忙碌着,准备过年了,一直到围炉过后。因为筅尘过,紧接下来工作要浆洗窗帘、被单、衣服等等。有时要重新缝制,添置一家人大小服装。再来是做年糕,石码话叫糕、粿。干燥型“糕仔”比较好收藏,不管是炊糕、印糕仔都可以提早做好。再来就是澹湿的各种“粿”。粿有分甜粿、咸粿、发粿、菜头粿、箬(叶)仔包粿等等。不管是做“糕仔”或是做“粿”,都是极其麻烦的事。做“糕仔”过程要先炒米仔,然后经过石磨“磨麸”,再舂臼配糖料挨制才分工炊或印,一道工序算来要花掉两天时间。石码俗语“食(吃)糕仔配茶,着想着磨糕仔榉枷”即是此谓。做“粿”要先浸米,也是石磨磨“粿浆”“压粿粞”,再用蒸笼“蒸、炊”,一直到熟了。一笼“粿”或“龟、桃”,也是要花掉两天时间。

  年糕做完以后,杀鸡、宰鸭,油炸肉圆或鱼,还有购买:蔬菜、水果、茶果配料等等,真的非常忙。不过,每当回想过去,全家人大小忙碌着准备过年倒也是,其乐融融,富有过年过节的热闹气氛。

  围炉

  二九暝,年暝兜,阿公阿妈ma`(去声)传家教。 囡仔婴,墓乱走,洗葱洗菜着爱斗。阿姐斗挽鸡,小弟斗挽鸭,阿公阿妈笑哈哈。烘炉澎澎薰,锅仔锵锵滚,有澹(湿)也有凋(干), 栗子炖猪骹(脚),扁鱼炒冬笋,鸡鸭煞冬粉。囡仔婴着惦治(安静),碗箸(筷子)爱细腻(字)…… 每当这首闽南童谣唱起来,也正是神州大地,特别是闽台两地,过年围炉到来的时候。

  “围炉”风俗要求。围炉之前杞桌八仙,特别是高杞桌神龛前面要求要排放四样东西,一碗“春饭”,闽南话“春、剩”谐音,代表年年吃有剩。一碗“长年菜”连根带头,意思是长年好彩头。一盘子豆腐,取意思是家财家伙有。另一项是“发粿”,意思为“发财发家伙”。四样东西上面要各贴上一张圆形的小红纸,此就是“春花”之说的由来。也有人再排叠水果“红圆葩”的红柑(桔子),或者是吉祥物。较低的“八仙桌子”,桌面上要排放一个“荐盒匣”,上面有六个格子,各放入四色干果。如冬瓜条、栖粿、龙眼干、瓜子、糖果等等。八仙桌前面要挂上一条桌围,有吉祥图案财、子、寿和“福禄寿全、金玉满堂”等吉祥语。回想小时候,每到此时母亲和阿婶把桌围布挂上了,最吸引来我们一群小兄弟姐妹们,在八仙桌下抓迷藏。

  年最后一天的中午,家家户户要备办菜肴、寿金、金银纸钱拜祭祖宗。石码话叫供(敬)祖,过年正月初二中午再供(敬)一次。傍晚时分,家家户户要准备围炉,围炉桌最好要选择在大厅中央,奉祀神明“杞桌八仙桌”前面,若有兄弟共有厅堂,左右各半。围炉前要举行“辞年”祭拜,辞去旧年,准备次日五更一早,迎接新年到来。辞年要准备一条肉,点香烧纸,燃放鞭炮。辞年以后,把火旺的炉火放在桌子下面,全家人要禁止破柴、挑水。全家人要笑脸相迎,出口要好言好语。然后关起门来或放下竹簾子来,穿戴整齐围坐在一起,开始围炉吃年夜饭。 若家中还有人在外面,不能回来参加围炉,家里要为此人留一个空位,放着这个人平常时所穿戴的衣服,酒盏、汤匙、筷子一样排放,代表这个人也在参加全家围炉。围炉当中,若有小孩童口出不好言语,比如骂人的话或不吉利的话,大人们一直到正月初五,都不能打骂小孩子。而要用草纸擦拭孩童嘴巴,代表孩童的嘴巴如屁股一般,放过屁不算数。若有人不小心“弄破”(打破)碗碟,大家不要说“弄破”两个字,更不要责怪,而要说“瓷落地,子孙侪(多),或钱银侪(多)。”然后用红纸包好先放在门后,等初五后清理掉。总之围炉当中最讲究吉利和团圆。

  闽南童谣唱到:围炉全全到,红柑排桌头,扫手倚门后,拉蚶兼炒豆,放炮烧灯猴。围炉菜肴有一定的讲究,要有韭菜、长寿面,意指健康长寿。芋,吃芋才有头路。生斩鸡代表兴业起家,蚶代表财滾滾。蚵仔煎(团圆热闹),等等各种菜肴都有一定意义所指。座位也有讲究,家里长辈要坐大位,依左右向或东西南北次序照排。由家中主人、主妇倒酒,当酒过三巡,主人要分送“红包”,然后开门出外面放鞭炮。孩童们可以出外面;呼朋唤友玩耍。围炉完毕,不要说食(吃)了,或者食煞,围了、围煞。而要说食好、食饱、围炉好。在以前年代,全家人或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会聚在一起,泡茶啃瓜子吃水果,谈天说地听讲故事,人人晚睡。谓之“守岁”。

  过去漳州石码有“竹枝词",这样唱到:一夜分两岁,隔暝接新春。也有另外唱到:全家围炉好心情,五更过后迎新正。闽南童谣:阿叔阿伯转乡里,红包两百二,大人囡仔笑嘻嘻。拜祖公,人尽孝,囝孙代代窈(gao上声),大人囝仔食甲老老老……(作者 陈预果,编辑 德能。本文全文于海峡之声《闽南语林趣话》播出。为彰显乡土气息,行文使用闽南方言习惯表达,有些方言字词用括号标注) (完)

  

  陈预果,1966年6月出生,龙海市榜山镇平宁村委会严溪头人。木工装修职业,平时有空时间:掏书、品书、品尝各式菜肴,灵感一来写点文章。龙海电视台广告部特约讲古人。最喜爱苏东坡名言:粗布大缯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分享到:
   [责任编辑:德能]  
  相关稿件
 
 
666新闻广播
783闽南话广播
996都市阳光调频
906汽车生活广播
979综合广播
音频点播
  新闻广播 闽南话广播  
视频资讯
 
本网站由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主办,版权归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所有  闽ICP备07063067号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园垱街15号 邮箱:hxzs#vos.com.cn(请把#改成@) 邮编:350025
欢迎访问海峡之声网,建议使用IE内核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浏览本网站
技术支持:北京经纬中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